【红居守护·老区危房】
为何入选:
红色内核与政治站位最高;2) 已有扫描+加固专利,落地难度低;3) 老区党史办、退役军人局需求明确,证据链可即刻补齐;4) 一县多点高度可复制;5) 红色遗迹抢救自带流量和政策加持。
90天落地路径:
- T+7 选点:党史价值 A 级、现居住、结构 D 级。
- T+30 双报告:危评+抢救方案;签党史办-村委-团队三方协议。
- T+60 实施:低干预加固+消防隐患整治并全程影像记录。
- T+90 验收:县级验收开放“红居课堂”。
- 指标:1 户 6 人安全入住,改造单户 ≤5 万,媒体曝光 ≥10 篇,党员志愿者 ≥50 人次。
关键伙伴与资源:
党政:县党史办、老区振兴局、退役军人局; 村社:革命遗属家庭、村支部; 高校:建筑类党团组织; 企业:当地建材、保险。最小配置:一县一户一专家。
成果可视化:
共建牌匾、危房鉴定书、数字档案二维码、受益人回访视频、人民网/学习强国链接。
风控与合规:
意识形态审定由党史办终审;数据储存在境内服务器;工程按《传统村落民居维修技术导则》执行并投保工程险。
叙事抓手:
“青年抢护一堵墙,就是守住老区群众的家与党史的根。”